
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
第一出·标目
第二出·言怀
第三出·训女
第四出·腐叹
第五出·延师
第六出·怅眺
第七出·闺塾
第八出·劝农
第九出·肃苑
第十出·惊梦
第十一出·慈戒
第十二出·寻梦
第十三出·诀谒
第十四出·写真
第十五出·虏谍
第十六出·诘病
第十七出·道觋
第十八出·诊祟
第十九出·牝贼
第二十出·闹殇
第二十一出·谒遇
第二十二出·旅寄
第二十三出·冥判
第二十四出·拾画
第二十五出·忆女
第二十六出·玩真
第二十七出·魂游
第二十八出·幽媾
第二十九出·旁疑
第三十出·欢挠
第三十一出·缮备
第三十二出·冥誓
第三十三出·秘议
第三十四出·诇药
第三十五出·回生
第三十六出·婚走
第三十七出·骇变
第三十八出·淮警
第三十九出·如杭
第四十出·仆侦
第四十一出·耽试
第四十二出·移镇
第四十三出·御淮
第四十四出·急难
第四十五出·寇间
第四十六出·折寇
第四十七出·围释
第四十八出·遇母
第四十九出·淮泊
第五十出·闹宴
第五十一出·榜下
第五十二出·索元
第五十三出·硬拷
第五十四出·闻喜
第五十五出·圆驾
《中论》,徐干著作,是一部政论性著作,系属子书,其意旨:“大都阐发义理,原本经训,而归之于圣贤之道。” 所以,历代史书除《宋史》将其列入杂家类而外,其余者均将其列入儒家类。传本《中论》一书分上下二卷,共计二十篇,从《治学》至《爵禄》十篇为上卷,《考伪》至《民数》十篇为下卷。又《群书治要》辑有《中论》逸文《复三年丧》、《制役》两篇,今本《中论》多附录之,可见今本《中论》已非完本。通过分析历代官私书目对《中论》一书的著录情况,可知该书是在宋代出现残阙情况的。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三命通会》在我国传统命理学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其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他的著作《三命通会》和《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榖梁传》即《谷梁传》(拼音:gǔliángzhuàn),也被称作《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但其对政治更迭、社会变动较为排斥。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时出现的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