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苏轼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杨万里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纪昀 蒲松龄 林则徐
墨子人物头像

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01章 亲士 02章 修身 03章 所染 04章 法仪 05章 七患 06章 辞过 07章 三辩 08章 尚贤(上) 09章 尚贤(中) 10章 尚贤(下) 11章 尚同(上) 12章 尚同(中) 13章 尚同(下) 14章 兼爱(上) 15章 兼爱(中) 16章 兼爱(下) 17章 非攻(上) 18章 非攻(中) 19章 非攻(下) 20章 节用(上) 21章 节用(中) 22章 节用(下) 23章 节葬(上)(亡) 24章 节葬(中)(亡) 25章 节葬(下) 26章 天志(上) 27章 天志(中) 28章 天志(下) 29章 明鬼(上)(亡) 30章 明鬼(中)(亡) 31章 明鬼(下) 32章 非乐(上) 33章 非乐(中)(亡) 34章 非乐(下)(亡) 35章 非命(上) 36章 非命(中) 37章 非命(下) 38章 非儒(上)(亡) 39章 非儒(下) 40章 经(上) 41章 经(下) 42章 经说(上) 43章 经说(下) 44章 大取 45章 小取 46章 耕柱 47章 贵义 48章 公孟 49章 鲁问 50章 公输 51章 囗囗(亡) 52章 备城门 53章 备高临 54章 囗囗囗(亡) 55章 囗囗囗(亡) 56章 备梯 57章 囗囗(亡) 58章 备水 59章 囗囗(亡) 60章 囗囗(亡) 61章 备突 62章 备穴 63章 备蛾傅 64章(亡) 65章(亡) 66章(亡) 67章(亡) 68章 迎敌祠 69章 旗帜 70章 号令 71章 杂守
猜您喜欢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岭外代答

《岭外代答》刊刻于淳熙五年(1178年),宋代地理名著。周去非撰,共十卷。

论衡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35701号-3

古诗文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古文典籍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诗词作者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致力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古诗文学习,古诗词文学作品的鉴赏注释翻译传承等相关资料。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