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苏轼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杨万里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纪昀 蒲松龄 林则徐
食疗本草人物头像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卷上
石燕 黄精 甘菊〈平〉 天门冬 地黄〈微寒〉 薯蓣(山药) 白蒿〈寒〉 决明子〈平〉 生姜〈温〉 苍耳〈温〉 葛根 栝蒌(瓜蒌) 燕子(通草)〈平〉 百合〈平〉 艾叶 蓟菜(小蓟) 恶食(牛蒡) 海藻 昆布 紫菜 船底苔 干苔 香(小茴香) 酱〈温〉 青蒿(草蒿)〈寒〉 菌子〈寒〉 牵牛子 羊蹄 羊蹄 菰菜、茭首 竹(蓄) 甘蕉 蛇莓 苦〈微寒〉 槐实 枸杞〈寒〉 榆荚〈平〉 酸枣〈平〉 木耳〈寒〉 吴茱萸〈温〉 (食茱萸)〈温〉 槟榔 栀子 芜荑〈平〉 茗(茶) 蜀椒·秦椒〈温〉 蔓椒 椿〈温〉 郁李仁 胡椒 橡实 鼠李〈微寒〉 (榧)子〈平〉 藕〈寒〉 莲子〈寒〉 橘〈温〉 橙〈温〉 干枣〈温〉 软枣〈平〉 蒲桃(葡萄)〈平〉 栗子 覆盆子〈平〉 芰实(菱实)〈平〉 鸡头子(芡实)〈寒〉 梅实(乌梅) 木瓜〈温〉 楂子〈平〉 柿〈寒〉 芋〈平〉 茨(乌芋、荸荠)〈冷 茨菰(慈姑) 枇杷〈温〉 荔枝〈微温〉 柑子(乳柑子)〈寒〉 甘蔗 石蜜(乳糖)〈寒〉 沙糖〈寒〉 桃人(仁)〈温〉 樱桃〈热〉 杏〈热〉 石榴〈温〉 梨〈寒〉 林檎〈温〉 李〈平〉 羊(杨)梅〈温〉 胡桃〈平〉 藤梨(猕猴桃)〈寒〉 橄(橄榄)
卷中
麝香 牛乳〈寒〉 羊乳 酥〈寒〉 酪〈寒〉 醍醐〈平〉 乳腐 鹿 黄明胶(白胶) 犀角 犬(狗) (羚)羊 (獐) 猪(豚) ?? 野猪 豺〈寒〉 野鸭、鸭 鹧鸪 山鸡、野鸡(雉) 鹑〈温〉 鸲鹆肉(八哥)〈寒〉 慈鸦 鸳鸯 蜜〈微温〉 牡蛎 龟甲〈温〉 魁蛤〈寒〉 鳢鱼(蠡鱼) 鱼(鱼)、(鱼) 鲫鱼 鳝鱼(黄鳝) 鲤鱼 鲟鱼 乌贼鱼 鳗鲡鱼 鼍(鱼) 鼋〈微温〉 鲛鱼〈平〉 白鱼 鳜鱼〈平〉 青鱼 石首鱼(黄花鱼) 嘉鱼〈微温〉 鲈鱼〈平〉 鲎〈平〉 时鱼(鲥鱼)〈平〉 黄赖鱼(黄颡鱼) 比目鱼〈平〉 鲚鱼 鱼(河豚) 鱼〈平〉 黄鱼(鱼)〈平〉 鲂鱼 牡鼠(鼠) 蚌(蚌蛤)〈大寒〉 车螯 蚶〈温〉 淡菜〈温〉 虾〈平〉 蚺蛇 蛇蜕皮 蝮蛇 田螺〈大寒〉 海月〈平〉
卷下
胡麻 白油麻 麻(麻子)〈微寒〉 饴糖 大豆〈平〉 薏苡仁〈平〉 赤小豆 青小豆〈寒〉 粟米 秫米 粳米〈平〉 青粱米 白粱米 黍米〈寒〉 小麦〈平〉 大麦 曲(亡) 荞麦〈寒〉 小麦〈平〉 大麦 荞麦〈寒〉 豆(扁豆)〈微寒〉 绿豆(绿豆)〈平〉 白豆 醋(酢酒) 糯米〈寒〉 葵(冬葵)〈冷〉 苋(苋菜) 胡荽〈平〉 邪蒿 同蒿〈平〉 罗勒 石胡荽〈寒〉 蔓菁(芜菁)〈温〉 冬瓜〈寒〉 濮瓜 甜瓜〈寒〉 胡瓜〈寒〉 (胡瓜) 越瓜〈寒〉 萝卜(莱菔)〈冷〉 菘菜〈温〉 荏子 龙葵 苜蓿 蕨〈寒〉 翘摇(小巢菜) 蓼子(蓼实) 葱〈温〉 荆芥(假苏)〈温〉 紫苏 鸡苏(水苏) 香(香薷)〈温〉 薄荷〈平〉 秦荻梨 瓠子〈冷〉 大蒜(葫)〈热〉 小蒜(蒜) 胡葱〈平〉 菜? 水芹〈寒〉 马齿苋 落苏(茄子)〈平〉 蘩蒌 (鸡肠草)〈温〉 白苣〈寒〉 落葵 堇菜 蕺菜(鱼腥草)〈温〉 马芹子 芸苔(油菜) 雍菜 菠(菠菜) 鹿角菜 (红菜头) 附余
猜您喜欢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扁鹊心书

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卷下除续载部分病症外,“扁鹊神方”收有94方,分别介绍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当数量的方剂不见于宋以前的医籍,并保留有我国较早的麻醉方剂—睡圣散,颇具参考价值。

周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靖康传信录

《靖康传信录》,宋代李纲著,记载了“靖康之变”前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是研究此段时间历史的宝贵资料。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35701号-3

古诗文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古文典籍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诗词作者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致力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古诗文学习,古诗词文学作品的鉴赏注释翻译传承等相关资料。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