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祢衡
祢衡(173-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临邑)人(《山东通志》载祢衡为今乐陵人)。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与孔融等人亲善。后因出言不逊触怒曹操,被遣送至荆州刘表处,后又因出言不逊,被送至江夏太守黄祖处,终为黄祖所杀,终年26岁(《三国演义》中为24岁)。
人物生平
恃才傲物
祢衡年少时就有文采和辩才,但是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兴平(汉献帝年号)时期,在荆州避难。建安(汉献帝年号)初期,到许都来游学。刚到了颍川(今许昌),就在身上藏着一块刻字的木板,后来没有地方去(没有得到赏识),以至于板上的刺字的漫漶不清了。当时,许都刚刚建立,贤能的读书人、大臣谋士,都从各地集中到这里。有人问祢衡说:“为什么不去投奔陈长文(陈群)、司马伯达(司马朗)?”祢衡回答说:“我怎么能和杀猪卖肉的人结交呢!”
有人又问他:“荀文若(荀彧)、赵稚长(赵融)怎么样?”祢衡说:“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指荀
介绍
青州平原般县[今山东临邑]
官至 江夏太守书记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刘表 曹操
汉末辞赋家。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临邑德平镇)人。少有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因其有才名,不欲杀之,罚作鼓吏,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人手杀之,因遣送与荆州牧刘表。仍不合,又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后因冒犯黄祖,终被杀。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赋中描写具有“奇姿”、“殊智”的鹦鹉,却不幸被“闭以雕笼,剪其翅羽”,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
墓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五代·前蜀)僧。前蜀人。贯休弟子,申天师门人。工小篆,学李阳冰。又善草书,得张旭笔意,与僧晓高并称。《十国春秋、书史会要》
(1123—1185)元道士。东牟人,字通正,初名玉,号长真子。博学,工草隶书。师王重阳,传袭其道,往来于洛川之上。有《水云前后集》。
王偃(400年—455年),字子游,出身琅琊王氏,政治人物,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皇后王宪嫄的父亲。代表作《明君词》。
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之后。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根据文嘉诗文修改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1262)金元间琅琊人,字温季。好纵横谈。为李璮客,璮欲叛蒙古,琇止之,璮不听,乃南走渡江,闻璮灭,东向痛哭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