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苏轼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杨万里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纪昀 蒲松龄 林则徐
周敦颐人物头像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介绍

  周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其父周辅成(亦名怀成)于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因六举以上特奏名赐进士出身,曾为贺州桂岭县(今广西贺县)知县,后赠谏议大夫。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时任桂岭县令的周辅成的儿子周敦颐降生在当时的桂岭县县衙。周敦颐自幼“信古好义,以名

生平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31年),颐8岁(虚岁九岁),其父病逝三年后,他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阳舅父郑向,至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疏蒜山漕河,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明万历中(1587年~1598年),周子与李宽、韩愈、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据《湖湘文化名人

墓址

  周敦颐墓又称濂溪墓,位于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周家湾之栗树岭,墓区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十年动乱期间,濂溪墓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但地下墓仍保存完好。1999年,在香港周氏宗亲总会的资助下,完成了濂溪墓第一期修复工程,使珍贵历史遗迹得以保存。去年以来,在江西省、九江市有关部门的关心下,香港周氏宗亲总会再出100余万元巨资复修该墓。目 前,绿化工程等仍在紧张施工中。

  据悉,濂溪墓后有弧形照壁,嵌2米高的青石碑三块,分别镌有周敦颐的代表作《通书》、《爱莲说》、《太极图说》。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爱莲说》与衡阳的渊源

  周敦颐的《爱莲说》流传千古,感染世人。那么,《爱莲说》的生活基础和思想根由是什么?莲花对周敦颐又产生了什么特殊的影响呢?

  早在周敦颐为父守孝期间,舅父郑向一直牵挂其胞妹与外甥孤儿寡母生计艰难。待周敦颐守制服满后,郑向立即派周敦颐同母异父的兄长卢敦文把妹妹和外甥敦颐、敦贲(后夭折)、外甥女季淳一同接来衡州西湖郑宅抚养(遗址位于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和衡阳市青少年宫一带),并亲自为甥授课督学,为外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力加以培植。从这里开始,周敦颐便开始了在衡阳的向学历程。

  周敦颐从小天资聪颖,深得舅父的喜欢。更重要的是,他读书勤奋刻苦,又特别喜

与合川

  周敦颐喜爱莲,并与重庆合川有着特殊的渊源。1056年,皇帝御笔钦点,任命他为合州(现合川)通判。

  那时,合州虽然已有一万多户人家,却没有一所全州学府,读书人不多。周敦颐决定把州学办起来,改变合州文化落后的状况。

  合州城外嘉陵江东岸有一座山,名叫学士山,地处嘉、涪、渠三江汇合处——合州从民国起更名为合川也据此而来。由山顶往山下望去,江水悠悠,白帆点点,风景美丽得很。周敦颐心想:这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要是能把州学办在这里就好了。向人们一打听,原来这是合州大乡绅张宗范的私家花园。他决定登门拜访,与张宗范共商州学之事。张宗范十分崇敬周敦颐的学识人品,

与汝城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原名惇实,避英宗旧讳而改名。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奠基人。其在中国儒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黄百家曾评价:“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故安定、组徕卓乎有儒者之规范,然仅可谓有开之必先。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公元之破暗也”(《宋元学案·濂溪学案》)。此评甚为公允。

  据史书记载,其哲学著作有“数十篇”,流传下来的只有《太极图说》和《通书》两篇。公元1041年至1044年期间,“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其一

与衡阳

  周敦颐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五月五日(6月1 日)生于道县楼田村,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六月十日(7月24日)。因贫“饘粥不给”无力回乡,葬庐山栗树岭。

  二十岁时随舅任上因“一言清疑谳,为有司物色”。二十一岁母亡守制,二十四岁从分宁县主薄(今修水县)做起,到五十五岁终职广南东路提点刑狱(治在韶关),因病乞调南康司理参军后辞官。

  他为官廉判明断,政与学凸现,史上他和包公并列,是廉官文化的代表。因此朝廷恩荣其父。父周辅成终职桂岭县令辞官,宋英宗于嘉佑八年(1063),赠郎中,治平四年(1067)再赠谏议大夫,敕入祀乡贤祠和启圣祠,与孔

猜您喜欢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钟辐

钟辐,五代后周时金陵(今南京)人。有才学,气豪体傲。樊若水女,才质双盛,爱辐之才,结为夫妻。后周时至洛阳应诏试,中甲科第二,得意不还。一夕,梦其妻诗,怨颇深,辐怀愧答一诗曰:“还吴东下过蒲城,楼上清风酒半醒。想得到家春欲暮,海棠千树欲凋零。”后归家,则妻已亡数月,遂不仕,隐居钟山著书守道,寿八十余。

史公奕

史公奕,字季宏,自号岁寒堂主人,大名(今属河北)人。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35701号-3

古诗文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古文典籍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诗词作者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致力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古诗文学习,古诗词文学作品的鉴赏注释翻译传承等相关资料。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