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苏轼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 司马迁 欧阳修 王安石 杨万里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纪昀 蒲松龄 林则徐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室唐诗选注小组.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唐诗选注 下册: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8页
3、 吕明涛.怡情书吧 李商隐 :中华书局,2011.03:第132页
4、 陶冶主.唐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02:第281页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惟有绿荷红菡(hàn)(dàn),卷舒开合任天真。
绿荷红菡萏: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shā)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翠:指荷叶。红:指荷花。愁杀人:令人愁苦至极。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室唐诗选注小组.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唐诗选注 下册: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崇文书局,2011.12:第8页
3、 吕明涛.怡情书吧 李商隐 :中华书局,2011.03:第132页
4、 陶冶主.唐诗故事: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0.02:第281页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以花性写人性,立意新奇。

  最后两句进一层写荷花的“天真”之处。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如果说,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达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委婉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注释
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绿荷红菡萏(hàn 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
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
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命运。世上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这两句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同中取异,以下四句,全承它而来,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荷花的开放闭合,种种风姿,天然无饰。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

创作背景

  公元838年(开成三年)李商隐新婚,绿荷红菡萏就是盛夏的景象,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夏天泾原幕里,王夫人会写诗,李商隐就用写诗来赠送给她。这首诗的含义明确易懂,主要是以“荷叶”为主题,使它能诵易晓,更能表明自己的心迹,与议婚热恋之时的《荷花》诗前后相应。

参考资料:

1、 靖宇主.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上:辽海出版社,2001.09:85-86
2、 靖宇主.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上:辽海出版社,2001.09:85-86

鉴赏

  诗一开头,并没有直接从荷花本身着笔,而是先从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写起:“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伦”,比并之意,世上的人对待花和叶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人们对花特别偏爱,把它栽在金盆中以供观赏,又倍加爱护,而花叶则听任它“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同时,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也并不密切。如杏即先花而后叶,花开而叶未放,叶生而花凋落。桃花那么鲜艳,但其叶也不与之般配,须得绿柳相映才更显其美,故有“桃红柳绿”之称。“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这种花叶相映之关是其他花卉不易具备的,只有荷花以此见长,所以诗人接下去便写道:“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宋代: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愁予 一作:愁余)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代: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唐代: 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宋代: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35701号-3

古诗文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古文典籍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诗词作者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致力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古诗文学习,古诗词文学作品的鉴赏注释翻译传承等相关资料。

Copyright© 迈考文学网 maicorn.com 版权所有